图片
图片
图片
"精选王建佳作,便于您收藏细品"图片
图片
图片
王建(约767—830),字仲初,颍川(今河南许昌)人,唐代著名诗人,与张籍并称“张王乐府”。其生平以“三入长安”为轨迹——早年困顿科场,中年历任渭南尉、陕州司马等职,晚年隐居咸阳。这种仕隐交织的经历,使其诗作兼具“直面现实”的锐度与“隐逸情致”的温厚。
王建的乐府诗以“质朴刚健”著称,多取材于市井民生、边塞戍卒、宫闱秘事,如《新嫁娘词》以“先遣小姑尝”的细节刻画新嫁娘的巧思,《水夫谣》通过“逆风上水万斛重”的描写揭露漕运之苦,被誉为“中唐社会风俗画卷”。其诗风承继《诗经》《汉乐府》的现实主义传统,又融入唐诗的格律之美,对白居易、元稹等新乐府运动有直接影响。
今以王建最负盛名的10篇诗作为引,邀君共赏这位“诗史匠人”笔下的市井百态、边塞风烟与宫闱秘事,感受其“以诗补史”的学术价值与艺术魅力。
[1]
《新嫁娘词三首・其三》
唐・王建
三日入厨下,洗手作羹汤。
未谙姑食性,先遣小姑尝。
王建的《新嫁娘词三首・其三》短短二十字,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新嫁娘初入夫家时的聪慧与谨慎。“三日入厨下” 点明新嫁娘按照习俗开始下厨,“洗手作羹汤” 体现其对下厨的认真与恭敬。“未谙姑食性” 写出新嫁娘的担忧,不知婆婆口味。而 “先遣小姑尝” 则展现出她的机智,通过小姑了解婆婆喜好。此诗以小见大,从新嫁娘下厨这一生活小事,反映出封建社会新媳妇初入家门时的复杂心态,富有生活情趣和艺术感染力。
[2]
《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》
唐・王建
中庭地白树栖鸦,冷露无声湿桂花。
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。
这首诗意境清幽,充满了浓浓的秋思。“中庭地白树栖鸦” 描绘出月光洒地,鸦雀栖息的寂静画面,营造出清冷氛围。“冷露无声湿桂花”,进一步渲染出秋夜的凉意,桂花也被露水浸湿。“今夜月明人尽望”,点明在中秋月圆之夜,人人都在望月,引发读者共鸣。“不知秋思落谁家” 以委婉的疑问,将自己的秋思融入其中,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想,含蓄地表达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。
[3]
《雨过山村》
唐・王建
雨里鸡鸣一两家,竹溪村路板桥斜。
妇姑相唤浴蚕去,闲看中庭栀子花。
王建的《雨过山村》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村生活图景。“雨里鸡鸣一两家”,以鸡鸣声衬托出山村的宁静,展现出雨中山村的独特韵味。“竹溪村路板桥斜” 勾勒出山村的自然风貌。“妇姑相唤浴蚕去”,生动地表现出农忙时节妇女们的勤劳与忙碌。而 “闲看中庭栀子花”,以栀子花的 “闲” 反衬出人们的忙,动静结合,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,表现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。
[4]
《宫词一百首・其一》
唐・王建
蓬莱正殿压金鳌,红日初生碧海涛。
闲著五门遥北望,柘黄新帕御床高。
此诗描绘了宫廷的壮丽景象。“蓬莱正殿压金鳌”,写出宫殿的雄伟壮观,仿佛镇压着金鳌,气势非凡。“红日初生碧海涛”,以红日初升、碧海波涛的宏大场景,衬托出宫殿的威严。“闲著五门遥北望”,刻画了一位宫女在五门前遥望的闲适姿态。“柘黄新帕御床高”,通过 “柘黄新帕” 这一细节,暗示御床的尊贵,反映出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神秘,同时也流露出宫女内心的寂寞。
[5]
《调笑令・团扇》
唐・王建
团扇,团扇,
美人病来遮面。
玉颜憔悴三年,
谁复商量管弦?
弦管,弦管,春草昭阳路断。
这首词以团扇为线索,描绘了一位美人的悲惨命运。“团扇,团扇,美人病来遮面”,开篇以反复的手法强调团扇,美人用团扇遮面,暗示其容颜憔悴。“玉颜憔悴三年,谁复商量管弦”,写出美人因容颜老去,无人与她谈论管弦之事,尽显孤独寂寞。“弦管,弦管,春草昭阳路断”,再次重复 “弦管”,强化情感,春草遮蔽了通往昭阳殿的路,象征着美人失去恩宠,凄清之感跃然纸上。
[6]
《水夫谣》
唐・王建
苦哉生长当驿边,官家使我牵驿船。
辛苦日多乐日少,水宿沙行如海鸟。
逆风上水万斛重,前驿迢迢后淼淼。
半夜缘堤雪和雨,受他驱遣还复去。
夜寒衣湿披短蓑,臆穿足裂忍痛何!
到明辛苦无处说,齐声腾踏牵船歌。
一间茅屋何所值,父母之乡去不得。
我愿此水作平田,长使水夫不怨天。
《水夫谣》深刻地反映了水夫的悲惨生活。诗中描绘了水夫生长在驿边,被官家驱使牵船的痛苦。“辛苦日多乐日少,水宿沙行如海鸟”,形象地写出水夫生活的艰辛,如同海鸟般居无定所。“逆风上水万斛重” 等句,描绘出牵船时的艰难。“夜寒衣湿披短蓑,臆穿足裂忍痛何”,刻画了水夫在恶劣环境下的痛苦。最后 “我愿此水作平田,长使水夫不怨天”,表达了水夫对改变命运的渴望。
[7]
《田家行》
唐・王建
男声欣欣女颜悦,人家不怨言语别。
五月虽热麦风清,檐头索索缲车鸣。
野蚕作茧人不取,叶间扑扑秋蛾生。
麦收上场绢在轴,的知输得官家足。
不望入口复上身,且免向城卖黄犊。
田家衣食无厚薄,不见县门身即乐。
这首诗展现了田家的生活状况。开篇 “男声欣欣女颜悦” 描绘出田家丰收时的喜悦。“五月虽热麦风清,檐头索索缲车鸣”,营造出农忙时节的热闹氛围。然而,“麦收上场绢在轴,的知输得官家足”,揭示出丰收后大部分粮食和绢帛都要上缴官家的现实。“不望入口复上身,且免向城卖黄犊”,表现出田家只求不被逼迫卖牛的无奈。“不见县门身即乐”,反映出田家对免受官府骚扰的渴望。
[8]
《望夫石》
唐・王建
望夫处,江悠悠。
化为石,不回头。
山头日日风复雨,行人归来石应语。
《望夫石》以简洁的语言塑造了一位深情的望夫形象。“望夫处,江悠悠”,描绘出女子站在江边,江水悠悠流淌的场景,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氛围。“化为石,不回头”,写出女子望夫的执着,最终化为石头也不回头。“山头日日风复雨”,通过描绘石头所处的恶劣环境,衬托出女子等待的漫长与艰辛。“行人归来石应语”,想象行人归来时石头会说话,进一步表现出女子的深情与哀怨。
[9]
《海人谣》
唐・王建
海人无家海里住,采珠役象为岁赋。
恶波横天山塞路,未央宫中常满库。
此诗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剥削。“海人无家海里住”,写出海人生活的悲惨,没有家只能住在海里。“采珠役象为岁赋”,表明海人要为官府采珠、役使大象来缴纳赋税。“恶波横天山塞路”,描绘出海人在恶劣环境下劳作的艰难。而 “未央宫中常满库”,将海人的困苦与宫中的财富满库形成鲜明对比,深刻地批判了统治者的贪婪和对百姓的压榨。
[10]
《赠薛涛校书》
唐・王建
万里桥边女校书,枇杷花里闭门居。
扫眉才子知多少,管领春风总不如。
王建的《赠薛涛校书》是对女诗人薛涛的赞美。“万里桥边女校书,枇杷花里闭门居”,点明薛涛的居住环境,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。“扫眉才子知多少”,肯定了才女众多。“管领春风总不如”,则强调薛涛在众多才女中脱颖而出,她的才华和风采无人能及,表达了诗人对薛涛的高度赞赏和钦佩之情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